Anonim

「Nightcore」→Numb(切換人聲)||切斯特·本寧頓

相關:宅男一詞貶義嗎?


我一直在閱讀 萌宣言 最近,並且在很多采訪中都注意到 宅男 從來沒有真正以貶義的形式使用過。

其中一次採訪特別提到關於宅男的一些說法只是貶義 一些與動漫文化模糊相關的連環殺手殺死了一群孩子。但是,我找不到任何可靠的在線資源來確認這一點。

但是,這確實提出了我的問題,何時 宅男 成為貶義詞?

編輯

實際上,現在我開始對此進行研究,似乎至少在日本它一直是貶義詞,但如今情況似乎有所改善-Proxy

在接受大塚榮治採訪時

帕特里克·加布雷斯
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宅男?

大塚榮治
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宅男一詞最早是由作家Nakimori Akio在漫畫Burikko中使用的,早在1983年,我二十多歲時就擔任雜誌編輯。這是該詞首次公開用於指代漫畫和動漫迷。

帕特里克·加布雷斯
您為什麼認為中森選擇這個詞來指稱日本粉絲?

大塚榮治
宅男(otaku)一詞是等同於您的第二人稱代詞。 1970年代,它被科幻迷們使用。到1980年代,漫畫和動漫的市場已經擴大,並為各種各樣的專業雜誌提供了支持,這為新藝術家在適當的領域提供了工作空間。

4
  • en.wikipedia.org/wiki/Tsutomu_Miyazaki這是您在問題中提到的殺手,但根據這句話“另一位評論家Fumiya Ihashih懷疑所發布的信息正在加劇公眾的成見,並擔心宅男”,即使是宅男已經是一個“弄髒”的詞。但是除此之外,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單詞是怎麼回事。實際上,現在我開始對此進行研究,似乎至少在日本這一直是貶義詞,但如今情況似乎有所改善
  • @Proxy同一次採訪還提到了起源,以及最初使用時是否貶義。我回到書後,看看今晚能否引用那句話
  • 也許嘗試問懷疑論者
  • 我要說的是,從歷史上看,宅男一直是貶義的,直到最近動漫文化在西方國家開始流行時,這種變化才得以改變。但是後來粉絲開始自稱weeaboos,這是自嘲的術語。

+200

根據Wikipedia文章的第一段(重點是我的):

宅男 (おたく/オタク)是日語的名詞,表示對強迫症有興趣,尤其是在 日本動畫片漫畫。它的當代用途起源於Akio Nakamori於1983年發表的論文 漫畫Burikko.[1][2] 宅男可以用作貶義詞; 否定性的產生源於對宅男的刻板印象,以及1989年媒體對宮崎努(Tsutou Miyazaki)的報導“宅男謀殺案”。根據2013年發布的研究,該詞的負面程度已經降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自我識別為 宅男,[3] 在日本和其他地方。

前兩個來源是對Nakamori文章的引用,其中來源2是該文章的翻譯副本。

Wikipedia繼續提到,兩名動畫師Mikimoto春彥和Kawamori昭二曾使用お宅(おたく|宅男)作為正式的第二人稱代詞(“ you”),據稱“有些粉絲使用了……在他們關係中的意義超越了其他人會轉而使用非正式形式的風格。”

jisho.org條目說明:

お宅(おたく)

代詞

  1. 您(指地位不高的人)

    尊敬或恭敬(sonkeigo)

代詞的這種笨拙用法導致中森選擇了它來指代動漫迷,似乎是在描述他們的社交尷尬(儘管Wikipedia引用了中文版的一本名為 宅男四條之劍,這似乎得到了中森的第二篇論文的支持 宅男,據我所知)。

那麼這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是 宅男 從一開始就貶義?好像是。根據勞倫斯·恩格(Lawrence Eng)的研究,他完成了有關宅男文化(重點是我的)的博士學位論文:

1983年,第一份發表的報告出現了“宅男“在粉絲中。中森明男(Akio Nakamori)撰寫了一系列名為“宅男之劍“(宅男研究)在 漫畫Burikko。他稱呼那些互相呼喚的鐵桿粉絲“宅男“ 這 ”宅男族' ('祖庫”。這可能是第一篇文章 刻板印象 宅男 因為反社會,不滿和不受歡迎。 我聽說該專欄是短暫的,對它沒有太大的影響 宅男 文化(幾乎被忽略或已經習慣於這種不公平的陳規定型觀念和歧視)。

在產生這個詞之後,所謂的 宅男 謀殺者進入了公眾的視野,這當然沒有 宅男 正如您已經提到的那樣,請幫忙。

回到維基百科文章引用的第三個來源。 2013年,在一項針對137,734人的研究中,有42.2%的人回答說他們認為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是“宅男”,其他57.8%的人表示沒有。本文繼續按年齡範圍(青少年,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等等)細分結果:

  • 10代:62.0%
  • 20代:55.6%
  • 30代:46.4%
  • 40代:44.8%
  • 50代:36.7%
  • 60代:26.9%
  • 70代:23.1%
  • 80代:23.3%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猜出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某個地方(當時50和40年代的人現在是20年代,並且與動漫和漫畫一起成長)。 宅男 變得越來越流行,並且這種趨勢在增加,以至於當今的大多數(日本)青少年會在某種程度上考慮自己 宅男,因此該術語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被貶義了。本文還提供了三個示例,這些示例由回答者給出的答案表示為 宅男,這可能會揭示出心態轉變背後的原因(翻譯我的觀點,帶著一粒鹽)

  • “サッカーオタク。熱中できる趣味というより,熱中できる気力があるの良いこと”

    “ [我是足球] 宅男。與其成為一種有趣的愛好,不如說是對某件事充滿熱情”

  • 「好きなゲームの話題だと,何時間でも話してしまいそう」

    “如果有您喜歡的遊戲,您可能要花幾個小時討論它”

  • 「海外ドラマ&その聲優オタクでっすw」

    “我是 宅男 對於外國戲劇及其配音演員大聲笑”

這只是我的推測,但幾乎就像 宅男 從最初對動漫和漫畫的迷戀的原始含義開始變得多樣化。換句話說,如今人們可以 宅男 幾乎所有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它變得越來越流行的原因。


結論(TL; DR)

期限 宅男 最初似乎是為了刻畫某些關於動漫和漫畫超級粉絲的負面刻板印象而設計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以至於大多數日本青少年會說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認為自己是, 宅男.

1
  • 2我最終對這個答案的研究比起初打算的要多得多。感謝您提出的好問題! (也是2013年描述該調查結果的文章是 道路 比中森的語文章更容易理解。 y!)

它何時成為貶義詞沒有具體的“時間”。但是,根據我進行的研究,“禦宅族”一詞在談到日本文化時一直是令人反感的。

這是它的另一個含義:

術語“宅男”似乎已經通過Studio Gainax的自拍戲電影“ Otaku no Video 1985”引入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動漫迷。宅男(Otaku)的​​意思可能是“古老的房子”,是指對主題或愛好(不一定是動漫)有熱愛,甚至不離開家的人。例如,某個電影明星的宅男粉絲很可能知道他/她去過的所有電影,他們的出生日期,出生時間,鞋子的大小,喜歡的牙膏等。通常來說,稱某人為宅男日本是一種侮辱,暗示他們的社交技巧已經萎縮甚至從未發展,因為他們狂躁地參與了他們選擇的同伴。

但是,這個詞在海外並不那麼可怕,因為我們將其解釋為類似於“粉絲”的東西。

但是,在與日本人打交道時,最好記住現代的御宅族形象。它可以像無害的動漫迷一樣輕易地指向纏擾者或社會變態者。

-城市詞典

1
  • 1我認為我不同意你的第一段。考慮中 The term otaku is a second person pronoun equivalent to you. It was used among scifi fans in the 1970s.。也許您可以包括更多的“研究”,而不僅僅是提及它:)